
SERVICE PHONE
13678545022发布时间:2025-07-11 20:49:39 点击量:
“站直点!”“坐正了!”“别总含胸驼背!”——这些话想必你小时候也听过。
然而,对有些孩子来说,挺直腰杆或许真的很难。一到暑假,各大医院的骨科门诊往往人满为患。
社交媒体上#脊柱侧弯# 话题下,焦虑的家长们分享着自己的观察:“我女儿肩膀一高一低,是不是脊柱侧弯?”“孩子总是歪着身子写作业,会不会有问题?”“暑假穿得少了,才发现背部这么不对称。”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站不直、肩膀一高一低,只是不良的姿势习惯。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脊柱侧弯的信号。
脊柱侧弯,也叫脊柱侧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脊柱的某一段偏离身体中线,导致从背后看呈“C”型或“S”型,就应警惕脊柱侧弯的可能。
问题的复杂性不止于此。脊柱侧弯不止是左右侧弯,还包括脊柱三维空间上的变形,包括冠状面、水平面和矢状面上的序列异常。
据《中国教育报》等媒体2022年的报道,我国已有超过500万名青少年患有脊柱侧弯,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最新的荟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病率在近年来明显上升。2000-2015年的数据显示,青少年脊柱侧弯患病率为0.9%,而2016-2024年的数据已跃升至1.6%,增幅接近翻倍。
根据病因,脊柱侧弯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退变型和综合型等。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占70%~80%,多见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少年。
在早期,由于没有明显疼痛,且脊柱变形尚不严重,穿着衣服时很难发现,孩子自己也常常毫无察觉。如果家长缺乏基本的检查意识,就可能任其发展,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因此,早期筛查很重要,家长在家中便可操作:从背后观察双肩是否等高、肩胛骨是否一侧凸起或高低不一;再让孩子前屈,用食指和中指沿其脊柱向下划,看能否划出一条直线。
如果自查存疑,应及时就医。临床上,若站立位脊柱正位X光片测量的弯曲角度(Cobb角)大于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Cobb角在10°以内,通常影响不大。
并非所有孩子都有同样的患病风险。脊柱侧弯“偏爱”某些特定人群,特别是相对年长、身材高瘦的女孩。
首先,随着年龄增长,侧弯患病率也随之升高。一项针对大理地区13余万青少年发现,6岁儿童的脊柱侧弯患病率为0.3%-0.5%,到了18岁,这一数字升至3.3%-5.3%。
青春期突然蹿高,是脊柱侧弯的危险因素。当身高增长过快,肌肉的生长速度跟不上时,骨骼的生长就可能不均衡。此时肌肉力量相对薄弱,若再有不良体态,便容易诱发侧弯。这也解释了为何“豆芽菜”体型的孩子更容易中招。
如果在这一关键时期营养摄入不足,如缺乏维生素D等,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则会进一步增加脊柱侧弯的风险。
从性别来看,女孩的患病风险高于男孩。在总体患病率上,女孩为1.6%,男孩为1.0%。这因为女孩通常更早进入青春期,且其骨骼与肌肉的特性(如硬度较低)也使得脊柱更容易变形。
不良身体姿势首当其冲——长期趴桌子、歪坐、驼背等不良姿势会让脊柱两侧受力不均,风险陡增。
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需要长时间伏案学习,其脊柱承受的压力与成人长期面对电脑无异。但关键区别在于,成年人的骨骼已经定型,而青少年的骨骼仍在发育,更加脆弱。
户外活动不足的孩子患病风险更高。研究认为,运动能缓解肌肉紧张状态,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者发病率能降低45.4%。厦门大学的学者还发现,睡眠不足同样会提高脊柱侧弯的发生率。
课桌椅高度不合适,也会使患病风险增加1.5倍以上,而这一问题在中小学中相当普遍。此外,也有电子设备的影响。每天使用超过3小时电子产品,会增加颈部生物力学风险,成为脊柱侧弯的危险因素。
久坐、运动不足、睡眠不足……这些因素共同勾勒出一个高危群体的画像:学业繁重的高年级学生。如果这个学生恰好是体型瘦弱的女孩,那么患病风险将显著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统计研究发现,城市青少年反倒比农村青少年更容易患脊柱侧弯。
背后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城市孩子管束严、学业重、撒开去玩的场地不多。而农村孩子物质条件弱一些,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户外活动和体力劳动机会。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可能致残的身体畸形。一开始的影响是体态,继而影响身高——正常情况下的脊柱应该是直立的,而侧弯缩短了身体的垂直长度,根据病情不同,损失程度多在1-5厘米左右。
病情持续下去,就不仅是影响外观本身,而是对孩子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双重打击。
首先,高低肩、背部九游体育凸起、胸廓不对称之下,孩子的自尊心极易受损。不想被人察觉、被同学调侃。很多孩子因外观问题变得自卑、内向,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甚至影响社交。
的学者研究显示,脊柱侧弯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总分、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躯体化症状等多个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具体来说,脊柱侧弯患者的心理健康总分为165.45分,而健康青少年为131.56分。在抑郁情绪方面,前者得分1.88,后者1.46;焦虑情绪得分分别为1.76和1.40;躯体化症状得分为1.69和1.34,都有显著差异。而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
除了心理层面,脊柱侧弯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健康问题:慢性疼痛让患者饱受持续性腰背痛折磨;心肺功能受限,诱发运动耐力下降;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常见腹胀、恶心、便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四肢麻木和活动障碍。
针对不同程度的侧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指南(2024版)》等材料已推荐了相对成熟的分级治疗方案:轻度侧弯可通过观察随访、配合日常生活锻炼——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约90%被确诊的青少年脊柱侧弯都属于轻度。若所在学校定期组织了脊柱筛查,不要错过检查时机。
如果到了中度侧弯(Cobb角度为25°-40°),则需每日佩戴支具,直至骨骼成熟;重度侧弯(40°)则需要在骨骼发育成熟后的成年阶段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中早期侧弯,施罗特运动疗法(Schroth Method)是广受认可的保守治疗手段。
这个疗法起源于德国,通过三维矫正原理,让患者在特定拉伸动作和呼吸技巧指导下,进行反向旋转受影响的椎骨并改善姿势。其核心是“旋转成角呼吸训练”——有意识地将气体导向胸廓凹陷处,利用呼吸力量来矫正扭曲的胸廓。
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规范的施罗斯运动可显著降低青少年侧弯的进展风险、改善躯干外观和肺功能。
新华社援引专家建议,伏案学习每过一小时要站起来活动几分钟,长期一个姿势不动,容易造成肌肉劳损、含胸驼背、脊柱侧弯。同时,每天安排适宜的户外活动时间,少玩电子产品,这有助于肌肉锻炼、钙质吸收。
这个暑假,不妨花一分钟时间,帮孩子做个简单的脊柱检查。一旦发现端倪,请及时就医,遵从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