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RVICE PHONE
13678545022发布时间:2025-09-19 20:25:31 点击量:
九游体育官方平台近年来,市体育局依托泰山品牌影响力,积极争取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单项高等级赛事、永久性主会场赛事落户泰安,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泰安赛事品牌,让体育赛事成为泰安的城市请柬、城市名片。同时,牢牢把握办赛契机,将文旅、经贸和现代服务业等多种新场景融入体育赛事筹办全过程,以泰山文化赋能体育赛事,成功串联起“体育+”这个概念,走出一条品牌赛事、体育服务、体文旅融合的“体育+”多业态发展模式,着力让赛事“流量”成为经济发展“增量”。2024年,共承办巴黎2024年奥运会和残奥会跆拳道项目亚洲区资格赛、2024亚洲攀岩锦标赛等省级及以上高水平赛事活动72项,吸引外地人流量达20.6万余人次,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消费超5亿元。举办泰山自主IP品牌赛事、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达6600余项次,超百万人次参与,做到了“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特别是在省体育局开展的2024年度全省重大体育赛事及赛事经济评选工作中,我市国际性赛事6项排名全省第一,全国性赛事16项排名全省第二,千人以上赛事48项排名全省第四,“四沿”赛事48项排名全省第一,取得了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工程举步可就,截止2022年底,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县级“三个一”工程(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和乡镇“两个一”工程(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灯光篮球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实现全覆盖。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陆续建设投入使用了全省最大的“泰山冰雪文体中心”、拿出市中心黄金地段建设了192亩的生态绿地健身活动公园、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新体育中心“一场三馆”。同时,我局持续在最大限度增加免费开放的体育场所覆盖面上动脑筋、想办法,一是通过积极挖掘城市“金角银边”,利用闲置的公共场所低成本改造为全民健身场所,增加免费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二是积极推动全市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所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三是通过指导督促县市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围绕构建15分钟健身圈,购买社会场馆、社区周边体育俱乐部的服务,向群众提供免费健身时段,以此来多措并举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以及多渠道提供体育消费产品。
(三)体旅产业集聚初显成效。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体育休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题,将体育、文化、旅游等各类优势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体育竞赛、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表演为一体的体育特色小镇,构建体育特色小镇市县共建“1+6”新格局。“1”即打造一处市级体育特色小镇——汶河新区户外运动小镇,2024年以来在汶河新区陆续举办了泰安市首届冬季运动嘉年华、泰安市首届大汶河冬季河钓比赛、泰山露营大会等多项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人参加。其中,在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暨山东省专场推荐会上,我市的“泰山露营大会”项目作为全省8个项目之一,在云南进行了专题推介。“6”即推动各县市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工作基础和优势特色,培育打造泰山区冰雪小镇、岱岳区九女峰山地户外运动小镇、新泰棋类小镇、肥城中国桃都运动休闲小镇、宁阳蟋都小镇、东平垂钓小镇等六大“一县一品”体育特色小镇,随着各类业态的不断发展,泰山天颐湖体育旅游线路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24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泰山九女峰被中国登山协会评为“2024登山户外运动十大目的地”之一,真正形成了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整体格局。
(四)产业引导资金为体旅融合注入强心针。一是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支持文件。2024年8月1日,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泰安市市级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产业引导资金分配、赛事项目申报、赛事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体育企业举办赛事的支持力度,从而实现“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日参赛,多日停留”的目的和效果。二是做好2023年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评审、发放工作。2024年8月,我局印发《2023年度市级体育产业项目引导资金申报通知》,设置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体育赛事经济、体育消费场景、体育服务业规上企业4个大类、8个小类,共评选出61个项目,发放产业引导资金500万元,持续为全市各类体育社会主体做大做强、做好体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提供撬动、支撑作用。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充分吸收借鉴贵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结合我市实际,着力做好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文章。
(一)以体育单项总部经济为抓手,实现赛事经济发展新突破。紧紧围绕泰山这个最大的IP做文章,加快布局体育总部经济,让更多的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发展增量。一是打造体育单项产业链高地。加强与世界跆拳道(无锡)中心运营团队合作,依托我市现有各类场馆资源,同时借助无锡团队与国家部分单项运动协会打下的良好基础,年内谋划布局承办登山户外、小篮球、轮滑、啦啦操、击剑等项目的国际、国内比赛,并延伸布局赛事培育、装备生产、数据平台等产业链条,力争打造国际、国内体育单项产业链高地。二是积极争取更多的高级别综合性赛事和顶级单项赛事落户泰安。提前谋划办好已确定2025年在我市举办的世跆联主席杯跆拳道比赛、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桥牌和象棋比赛、“好运山东”自行车骑游系列挑战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各类体育组织、体育协会和知名体育公司的沟通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品质赛事;积极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持续壮大泰安体育赛事的“朋友圈、经济圈”。三是搭建体育消费会展平台。为体育产业供需搭建对接平台,做好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第六届山东省体育用品博览会、首届山东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大会等重点展会的参展、宣传工作,提升我市体育市场主体的影响力。为体育用品制造、赛事运营、体育培训、健身服务等企业主体搭建平台,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展示和交易场景。
(二)加快建设汶河新区体育产业示范区(体育小镇),加快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体育、文化、旅游等各类优势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体育竞赛、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表演为一体的体育产业聚集区。一是加快推进新体校建设。经与泰山城建集团多次专题研究,目前新体校建设已进入立项阶段,新体校的选址、建设规模和建设融资运营方案也基本确定,下一步将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年底前办理完各项手续,并进入具体施工阶段。二是依托汶河新区体育综合体,实现“比赛、驻训、培训、全民健身”一体化发展。在体育综合体现有足球、篮球、网球等场地基础上,引导项目单位加快布局室内综合运动馆、运动员公寓等业态,继而实现举办大型赛事活动、承接上级高水平运动队驻训、开展青少年体育项目培训,以及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多业态一体化发展。三是打造国内时尚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依托汶河新区徂徕山、大汶河等丰富的山水资源,广泛开展露营、垂钓、自行车、山地越野、铁人三项等时尚户外运动。借助国务院办公厅11月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契机,依托徂徕山滑雪场、温泉城等资源,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着力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文章。
(三)培育新兴业态增长点,打造体旅融合战略支点。一是支持匹克球、腰旗橄榄球、定向运动、飞盘等新兴时尚运动的发展。一方面积极与省体育局对接,争取上述项目的高水平比赛落户我市,另一方面通过市县两级协会俱乐部,广泛普及推广相关运动项目发展。二是启动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争创工作。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旨在全国推动建设一批设施完善、服务优质、赛事丰富、国际知名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对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建设任务、建设程序、建设条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局向泰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后,市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我局已启动相关工作,力争成功争创全国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四)大力加强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在汶河新区建设以户外运动为主的体育产业功能区的部署要求,市体育局、市汶河新区管委会坚持“政府主导、多点支撑、多元投入”,启动汶河新区体育产业功能区建设项目,着力打造赛事经济、冰雪经济和低空经济聚集区。项目主要包括泰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徂徕山体育综合体、垂钓基地、徂徕山滑雪场、马术俱乐部、泰山通用航空共六个板块,总投资约11亿元。其中,泰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项目占地面积258.79亩,总建筑规模约7.7万㎡,总投资约5.45亿元,项目于2025年1月7日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1月10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正在履行各项手续。徂徕山体育综合体项目总占地262亩,总投资约5亿元,目前,已完成两座专业天然草坪足球场及容纳三千人左右看台一栋;基地综合室内体育馆已完成地基等基础的构建工作;剩余一块商业地块和一块划拨用地正在办理手续。垂钓基地项目计划在桥沟村西侧沿河地带规划建设汶河休闲垂钓基地,总投资约100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及建设方案编制。徂徕山滑雪场升级改造项目投资600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论证,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马术休闲娱乐健身项目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总投资约1200万元,一期计划投资500万元,主要依托现有蓝鲸岛景观建设;二期计划投资约700万元,依托蓝鲸岛西侧河岸沙滩建设马术、赛马基地,项目计划2年建设完成。泰山通用航空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1600万元,一期投资800万元,二期投资800万元,目前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二期计划扩建飞机跑道、建设教室及学员宿舍,打造航空研学基地、航空知识走廊和航空模型展馆。以上六个板块拟建设项目争取2025年全面动工,2028年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加快推动老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引入优质体育赛事公司,对老体育中心现有场地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布局,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建室内攀岩馆、篮球馆等场馆,并对部分老旧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在此基础上,引入国际、国内高端赛事资源,将老体育中心打造为集户外赛事、运动培训、全民健身、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能够为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高品质、全方位户外运动体验的平台。三是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加强项目储备和对上资金争取力度,组织引导县市区在做好用地保障、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基础上,包装策划一批符合国家和省局资助标准的工程项目。此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计划利用市级体彩公益金,选择合适地点,资助建设多功能运动场、笼式场地等示范性健身场地设施,切实满足居民群众健身需求。
(五)强化人才引育,夯实融合发展根基。一是构建多层次培养体系,与驻泰高校加强对接,支持和争取驻泰高校增设“体育旅游策划”“赛事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二是与文旅部门联合,适时开展体育高层次人才专项招聘会,对接各大体育企业,对优质体育人才、运营团队给予优厚待遇;鼓励相关人才创立“体旅创新实验室”,积极研发体旅产品。三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人才共育机制,优秀者可推荐到我市优秀体育和旅游企业实习,甚至前往国内外体育旅游标杆城市实训,提升专业能力。